小產
現代女性工作壓力大、作息不正常、飲食失調,這些都是可能導致小產的原因。流產過程中,不論人工或自然方法,都會對媽媽造成傷害,所以流產後稱之為「小坐月」,應跟坐月般調養身體。
流產通常會導致失血,而緊張則會導致氣滯。高齡產婦流產的話,損耗會更明顯,則需要更長的時間補氣血。如果沒有好好調養,日後可能會導致月經失調、腰腹疼痛、痠痛,甚至不孕或慣性流產。
小產後調理
通常小產後幾天,乃處於密切觀察階段,因此建議依照婦產科醫生的指示,不宜立即服用大補之藥膳,避免子宮收縮及增加出血。待惡露逐漸排淨及身體回復正常狀態後,就能開始補氣補血,以促使子宮回復至良好狀態。
補氣養血的常用中藥材
以下中藥材有作益氣養血之功效,促進復原。
黃芪
能補脾益氣,補肺固表,利尿消腫。更能增強免疫力及促進機體代謝。
阿膠
性質平和,有滋陰補血、益氣止血等功效。阿膠、黨參及白芍合用以補益氣血。
黨參
補中益氣、健脾胃的功效。能消除疲勞,更能增強抵抗力。

小產後的生活習慣
小產後除了坐月子,也要改善生活習慣。中醫建議,忌吃冰冷食物,飲食清淡。如果是人工流產者,手術後2個月內禁止性生活,並且記得小產後7至14天內儘量多休息,不要做太激烈的動作和提重物。